当真空管道与磁悬浮技术相遇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日前,记者从西南交通大学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:通过真空管道技术与高温磁悬浮技术结合,减小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及摩擦阻力,列车理论时速可以提高到每小时一千公里以上!这意味着,未来除了“上天”的飞机,我们在地表、地下,也能享受“飞一般”的速度。
而目前,实验时速可达400公里的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线正在成都搭建,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建成,并投入工程化测试。
这项技术被视为“革命性技术创造”
磁悬浮技术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人最早提出的,此后的几十年中,德国在常导磁悬浮、日本在低温超导磁悬浮方面一直保持技术领先。
而此次中国科学家推出的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,一经公布就引起国际行业协会的密切关注,国外媒体甚至赶赴西南交通大学展开实地调查报告。在世界众多科学家眼里,中国人这次干出了几乎是一件革命性的技术创造。
那么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为何能创造“超级速度”呢?是因为,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,高温超导体具有——悬浮导向自稳定的磁通钉扎特性。把高温超导体放在永磁轨道上,既能悬浮,又能悬挂;不管运动还是静止,都能悬浮;而且在永磁轨道上,高温超导体还提供稳定的导向力和悬浮力,不会打晃,像被牢牢‘钉’在轨道上。”因此高温超导磁悬浮的在高速下更加稳定和易于控制,易于实现高速。
目前全世界最小的轨道截面积 能悬浮一吨重
倘若只是速度快,无法载很多人,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只能是“一小部分人”的专利。高温超导磁悬浮的核心,是它的效能最大化——在宽度120毫米,厚度25毫米的轨道截面上,实际载重能力最大为一吨。这个轨道截面积,来源:www.cdjtxy.net,目前为国际上同等悬浮能力下的最小截面积。
如今,这项实验正在四川成都进行着。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里,一条直径4.2米,长140米的特制管道,真空气密性测试已基本完成。缩比试验车的设计悬浮高度10毫米,能承重200公斤,测试时速可达400公里/小时。
另据了解,该实验室正在与中国中车联合研发能载100人的1:1样车,这种实用化原型车悬浮能力将达到2吨/米,悬浮高度15毫米,能达到现有轨道交通运营载重的要求。”
2000年,西南交通大学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,此后又研制出我国第一条环形试验线及国际首个真空管道试验系统。实验室研究人员告诉记者,真空技术已经很成熟,高温超导技术也有成型的解决方案,二者相结合的未来“超级高铁”,时速有望突破1000公里。
这也意味着,成都到北京的陆地出行,也将由现在的7个多小时缩短到100分钟以内。
然而距离这个目标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据了解,目前进行的是验证性试验,项目投产前还要进行中试,到最终的商业化运行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;同时,作为一个新兴前沿领域,每一步都是未知的,需要有科研自信和各方的支持。
从领先到被追赶 到再次领先
2014年,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,在西南交大的成都实验室里顺利搭建完成。2016年,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发明人王家素、王素玉老师,将自己毕生研究的心血撰写下来,在德国出版发行。彼时距德国学者提出磁悬浮技术将近百年。
而随着如今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的发展,吸引着一波又一波国外同行走进中国,到校“围观”。今年7月,又会有几名国外学者将到西南交大访学。“两位王老师的著作体现出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,从领先到被追赶,到再次领先的过程。”研究人员说。
文章标题:西南交大超级高铁实验理论时速达到1000公里以上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djtxy.net/xingyexinwen/15221.html丨转载请注明出处